《成长第二曲线:跨越S型曲线持续成长》

 

【图书信息】

 

书名:成长第二曲线:跨越S型曲线持续成长

原书名:21 Letters on Life and Its Challenges

ISBN:978-7-111-68514-2

作者:[英]查尔斯·汉迪(Charles Handy)著 

译者:苗青 包特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编辑推荐】

 

人生就像一条长长的 S 型曲线,有起有落。要想发展和持续成长,有时候彻底的改变是必要的,这意味着开辟一条与当前完全不同的道路,这要求人们对熟悉的问题有全新的视角。开启第二曲线的难点,在于大多数人难以在感觉最好的时候另起炉灶,第二曲线刚开始时也需要第一条曲线积累的足够资源。需要开启第二曲线的信号包括:开始自满和失去好奇心。人生漫长,运用好第二曲线至少可以活出三段不同的人生。

 

【内容简介】

 

人生就像一条长长的 S 型曲线,有起有落。要想发展和持续成长,有时候彻底的改变是必要的,这意味着开辟一条与当前完全不同的道路,这要求人们对熟悉的问题有全新的视角。开启第二曲线的难点,在于大多数人难以在感觉最好的时候另起炉灶,第二曲线刚开始时也需要第一条曲线积累的足够资源。需要开启第二曲线的信号包括:开始自满和失去好奇心。人生漫长,运用好第二曲线至少可以活出三段不同的人生。

查尔斯·汉迪是组织行为和管理领域的大师,2001年入选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管理思想家50人。他提出了“第二曲线”“组合式工作”“甜甜圈”“三叶草组织”等众多形象的管理思想。


对今日我们面临的大问题,他目光如炬,并极富远见。世界在变,但人性不变,汉迪始终关注的是人。


在过往的确定性不复存在的未来,我们如何应对变化?


我们如何设定自己的目标?


我们还有怎样的职业发展可能性?


我们如何在生活中找到意义和满足感?


什么样的信仰系统能继续支撑我们?

在本书中,90多岁高龄管理哲学大师,以书信的形式,针对千禧一代面临的大问题,结合他一生的经历和体悟,给出了深邃、有可行性且乐观的洞见。

 

【作者简介】

 

查尔斯·汉迪(Charles Handy),欧洲伟大的管理思想大师。英国《金融时报》称他是欧洲屈指可数的“管理哲学家”,并把他评为仅次于彼得·德鲁克的管理大师。

 

查尔斯·汉迪在英国读完大学后,进入壳牌公司工作,并担任高管,后来到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学习,开始对组织管理及其运作原理产生了兴趣。


1967年,查尔斯·汉迪返回英国创办了伦敦商学院,并成为该学院的全职教授。他以“组织与个人的关系”“未来工作形态”的新观念而闻名于世。


查尔斯·汉迪获得了13所英国大学名誉博士学位或名誉研究员,于2000年被授予英帝国司令勋章。


著名代表作有《第二曲线》《拥抱不确定性》《成长第二曲线》等。

 

【目录】

 

推荐序 管理大师的天鹅之歌:人生长跑指南

译者序 在“打工人时代”寻找跨越时空的白色石头

引  言 人生回望·1

第1封信 事物将会不同 ·4

第2封信 人类的使命·14

第3封信 人生最大的问题·20

第4封信 上帝或别的什么·28

第5封信 每个人都会犯错·36

第6封信 好奇不会害死猫·43

第7封信 你有多聪明·51

第8封信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赛马·60

第9封信 你是谁比你做什么更重要·67

第10封信 保持小规模·75

第11封信 你不是一项人力资源·82

第12封信 你与社会·89

第13封信 人生的变化曲线·97

第14封信 适可而止·104

第15封信 主要是经济问题,笨蛋·110

第16封信 “我们”总是打败“我”·115

第17封信 当两个人合二为一·123

第18封信 无法被计算的东西更重要·130

第19封信 人生的最后四分之一·138

第20封信 你是独一无二的·145

第21封信 写在最后·153

致 谢·159

 

【推荐序】

 

管理大师的天鹅之歌:人生长跑指南

 

管理大师汉迪的这本《成长第二曲线》是对他自己百岁人生的总结,也是一本充满人生智慧的书,饱含对Z世代的谆谆教诲,同时也为科技高歌猛进的数字时代开出一剂剂解药,提醒后人千万不要在数字的世界中迷失了自我。本书堪称一本人生长跑指南,只有拉长了时间的跨度,才能真正理解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意义。

 

年轻人习惯把人生看成一场又一场的锦标赛,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也在不断推销零和游戏的观念。汉迪却认为,人生是马拉松,不是短跑比赛,重在参与和坚持,不应用竞赛的视角去看待人生,也不应用简单的输赢来衡量人生的结果,因为如果是这样的话,赢家太少而输家众多。

 

人生长跑,是一场自己与自己的较量、一场不断挑战自我的比赛,也是一段可以和很多伙伴一同前行共同体验的经历,更可能是在不同时期由不同人引领的比赛,就好像环法自行车赛一样。“养育一个孩子需要举全村之力”。被城市化和数字化裹挟的人类,需要从原子化的陌生社会回归到群体中去,重新拥抱社区和社群,才能找到人生的意义和目标。这也是为什么军队里同在一个班一个排的战友最紧密,而同一个村子的熟人社会最知根知底。

 

同样,用马拉松的长期视角来看待一个人的职业发展,赛道的规划和赛道的转换就变得特别重要,每个人都应慷慨地投资自己,也需要学会在人生变得无趣之前及时转换赛道。

 

汉迪将企业的发展轨迹描绘成躺倒的S型,个人的职业发展轨迹也类似:一开始是一段下坡,因为需要投资,需要努力,之后是长长的上坡,这恰恰是出成绩、有成长的阶段。问题是很少人能够在爬坡时望见顶峰,或者确切地知道顶峰在哪里。大多数人都只是“后见之明”,直到越过顶峰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才发现,原来事业的顶峰已过。

 

汉迪建议那些希望活出精彩的人在抵达事业顶峰之前就着手筹划新的赛道。筹划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多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在社群中贡献自己的价值,也可以选择在人生赛道的中点停下来,放慢脚步休整一下,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找寻下一段人生方向。

 

在技术加速迭代让“996”日益流行的时候,恰恰需要厘清工作与生活的区隔,而不是用工作替代生活,需要多花些时间陪家人,有时间去娱乐,也有时间去思考。

 

汉迪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就走出了三条首尾相连却精彩不同的赛道:一开始在壳牌公司中做到高管,然后成为伦敦商学院的创始人之一,半退休之后又以管理大师和作家闻名于世,每次赛道转换都恰到好处。

 

谈到学习,汉迪强调尊重每个人的多样性,同时比较早地去践行“知行合一”,避免因为过度分数竞争而产生精英暴力。

 

在竞争激烈的社会,我们常常忽略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在数字经济时代仍然试图沿用工业时代的单一模子来衡量每个人。哲人们早就对人的多样化有深刻的洞见。亚里士多德说过人有三种不同的智慧,分别是学业上的、技能上的(匠人精神)和现实生活中待人接物的。每个人的才智其实都是这三种智慧的综合,总会有的多一些,有的少一些,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在学业上有所成就,也不是学业不好的人就无法成功,而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当下的教育恰恰忽略了这种多样性,用学业分数以偏概全地评价一个人,加剧了过度竞争。

 

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应试教育和分数主义却过度强调“刷”有正确答案的题,缺乏面对真实世界复杂未知问题的探索与试错。汉迪建议,未来的学习需要让孩子较早就参与到社区和商业中去,让学生组成小组解决现实世界中复杂的问题,并在这种训练过程中学习处理未来未知世界难题的方法。

 

当下的教育还忽略了许多工作中最基本的素质的培养,比如不迟到、团队协作、为自己的决策承担责任等,这些素质需要“言传身教”,也需要每个人在实际工作中去体会和感悟。人生长跑,仅仅是学业上的精进远远不够,身体力行的实践与待人处事的历练是人生长跑同样重要的软实力。

 

汉迪也花了不少笔墨去分享他对婚姻这一对每个人而言都至为重要的制度安排的理解。

 

汉迪自称自己有三段婚姻,但是却是和同一个女人缔结。之所以有三段婚姻,是因为他觉得在人生的不同阶段,签署了不同的婚姻契约。随着人生的发展,每个人的关注点和工作与生活的重心都会发生变化,在人生的长跑中,当工作和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的时候—比如孩子长大离开家,又比如孙辈出生—都需要重新修订婚姻的契约,才能真正做到地久天长。

 

能够与同一个女人一生长跑是汉迪的幸运。当我们看到一个又一个名人与结发多年的伴侣离婚,有些人丧失了对爱情的幻想,汉迪却告诉我们婚姻的真谛:一成不变而白头偕老的婚姻只存在于灰姑娘和白雪公主的童话之中,变是唯一不变的人生道理,婚姻也是如此,也需要应变。有些人能够因为变化而不断修订婚姻契约,才真正做到长相厮守;另一些人因为变化无法弥合相互的分歧而违约,和平分手其实是最好的选择,也是人生的自由。

 

虽然崇尚自由,但汉迪仍然给我们勾勒出了什么是理想的婚姻生活。汉迪的妻子总能够在关键时刻推动他去做“痛苦”但事后被证明是正确的改变,也能够“牺牲”自己来成就他的事业,但这种牺牲并不是那种只求付出不求索取的奉献,而是坚守两个人婚姻的契约,真正践行了“取和与”的伴侣真谛。

 

早年,汉迪的妻子牺牲自己的工作成就丈夫、培养孩子,但是她并没有放弃自己对摄影的爱好。等孩子都长大出门上学和工作,生活发生了新的变化,汉迪也从商学院“退休”,妻子成了他的演讲经纪人。再往后,俩人都上了年纪,汉迪也被奉为管理学的大师,俩人的生活安排又做出了新的调整。汉迪的妻子开了一个小小的个人摄影工作坊,春天到初秋时节以妻子的工作为重心,汉迪安心在家写书—写作在汉迪看来比演讲挣钱要重要得多,晚秋和冬天则是汉迪演讲的季节,妻子辅助他工作。

 

汉迪的妻子是鼓励他写本书的背后推手,但在写本书的过程中,陪伴汉迪超过半个世纪生命长跑的伴侣去世了。汉迪在书中强调为什么有终身相伴的爱侣是一个人的幸运,也是向自己的妻子致敬,因为在汉迪眼里,人生幸福并不复杂,就是有事做,有人爱,有期许。

 

吴晨,《经济学人·商论》总编辑、《转型思维》作者

2021年5月

评论

作者:[英]查尔斯·汉迪(Charles Handy)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2021-07-27 09:31

相关内容

本页面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商业评论网立场。

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微信“零售君”(lingshoujun2018)或“商评小微”(xmi8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