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惧疫情,知识经济的韧性

 

作者:乔尔·莫基尔(Joel Mokyr)

 

自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人们对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的兴趣剧增,但是我们要从历史中吸取的重要教训并不在于今昔相似之处,而在于两者的不同。

 

在工业革命之前,经济增长主要是市场环境改善及贸易获利的结果,经济学家将之称为“斯密增长”。无论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还是荷兰的黄金时代,伟大城市的巨量财富在很大程度上靠的是商业、金融及其他支持性体系。一些地区因贸易而兴盛,但这种富庶有其弱点。贪得无厌的统治者、虎视眈眈的侵略者,以及其他威胁因素通常会将贸易这只“下蛋鸡”给掐死。

 

然而革命性的变化发生了。在经历了17世纪科学革命和18世纪启蒙运动之后,人们渐渐开始把关于自然规律和自然现象的书本知识应用于生产。到1914年前后,技术进步显然已经取代了市场,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引擎。

 

上述经济引擎在本质上是不同的。市场、人员流动和贸易活动容易受到一些意外事件或难以预料因素的影响,即经济学家所说的“外部冲击”。过去,一旦维持市场运转的斯密体系受到冲击,经济表现与人们的生活水平可能因此遭受严重影响,甚至永远无法得到恢复。这方面最为人们熟知的案例是罗马帝国的衰亡。

 

现代经济的增长来自更高效的技术以及支撑这一技术的基础科学,由此产生的繁荣更具韧性。两次世界大战、1929年的世界经济大萧条,等等,没有一次灾难让世界经济永久性倒退,全球范围内饥荒、贫困和疾病仍在同步减少。世界何以如此强韧,其实原因很简单:建立在知识基础上的增长,不管多大的冲击都无法将其摧垮。

 

今年的新冠疫情是一次典型的对供给的意外冲击,但它不会成为新的一轮黑死病或爱尔兰土豆饥荒。知识不仅能提升经济的生产力和抗击冲击的韧性,而且能增强人类在面对意外冲击时灵活应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人们了解更多知识并不意味着胜券在握,但无疑会增加胜算。

 

评论

今年的新冠疫情是一次对经济的意外冲击,但它不会成为新的一轮黑死病。
2021-01-19 13:47

相关内容

本页面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商业评论网立场。

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微信“零售君”(lingshoujun2018)或“商评小微”(xmi8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