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不确定性共舞

2020年是充满不确定性的一年,新冠疫情全球蔓延令产业链循环受阻,中美关系摩擦更是加剧了世界经济的动荡。在这种困难重重、不确定性弥漫的环境下,企业该如何应对?

 

在本期《不确定环境下的战略决策——来自四渡赤水的启示》中,北京大学宫玉振教授研究了红军四渡赤水的战例,借此探讨什么才是不确定环境下的战略与领导力。

 

红军最早的作战计划是北上打下赤水县城,渡过赤水河,尔后在泸州渡过长江,到四川与四方面军会合。但红军北上打下赤水县城的计划没实现,战败后只得往西渡过赤水河,以避开敌军。在一渡赤水之后,毛泽东提出一个大胆的计划:利用国民党认为红军还会北渡长江的错觉,挥师东进,再渡赤水,向国民党兵力空虚的黔北地区进军。这一计划成功实施,取得了胜利。红军本想趁势在贵州打开局面,但在随后的战斗中遇阻,毛泽东又形成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利用蒋介石认为红军还会寻机北渡长江的判断,从茅台三渡赤水河,进入川南,调动国民党主力进一步往西。等到把国民党主力引到川南,再四渡赤水,杀回贵州,跳出国民党的包围圈。三渡、四渡赤水的计划都得到了实施,把敌军调动得团团转,在云南和四川之间的金沙江防线出现了漏洞,红军渡过了金沙江,摆脱了国民党几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为与四方面军在川西北会师创造了条件。

 

显然,四渡赤水不是事先设计出来的。四渡赤水是一个不断试错与学习、不断根据环境调整方案、不断在机动中寻找新的机会的过程。

 

宫玉振教授说,这就是不确定环境下的战略。在不确定的环境下,战略不可能完全事先设计好。就像四渡赤水一样,战略的形成是一个开放的、探索可能性的过程,进而是动态的演化过程。

 

读者肯定会有这样的疑问,随机应变,不断调整,那还要战略干什么?战略是不是就没有意义了呢?不是的。行军路线不断调整和变化的背后,第一个不变的因素,是一定时间段内相对稳定的战略意图。四渡赤水是一个不断调整方案的过程,但是有一点没有变,就是北渡长江到四川去。

 

在阶段性的战略意图背后,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不变因素,就是组织的使命与愿景。当一切都是不确定的时候,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对未来的强大信念,所能依靠的只能是坚定的使命、愿景、价值观。回头看四渡赤水,在不断转换作战方向的过程中,即使在最不确定的情况下,红军也没有散掉。为什么?因为有一个最深层的东西从来没有变,就是共产党军队的政治目标和追求,以及对于这个目标一定能实现的信念与信心。

 

反观商业世界,凡是能够历经风浪走向伟大的企业都具有这样的特点,如华为、阿里巴巴。马云讲过一句话“因为相信,所以看见”。 真正的远见往往来自强大的信念。有了清晰的使命和愿景,就会拥有穿透不确定性迷雾的眼力和定力。阿里投资的网商银行在2015年创办,以普惠金融为使命,希望利用互联网技术、数据和渠道创新,帮助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农村金融服务匮乏等问题。马云给它定下一个短期目标:5年内服务1,000万家小微企业。网商银行在这个使命指引下,在各种不确定的环境下创造机会。创办5年来,网商银行已成为全球服务小微企业和个人创业者最多的银行,累计服务了2,900万小微经营者。(参见本期《乘风破浪的云上银行》)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面对不确定性,真正的高手从来不排斥,相反会接纳、拥抱、顺应、利用不确定性。塔勒布在《反脆弱》一书中说:“有些事情能从冲击中受益,当暴露在波动性、随机性、混乱和压力、风险和不确定性下时,它们反而能茁壮成长和壮大。”企业家们,大胆地与不确定性共舞吧!

评论

不确定性弥漫的环境下,企业该如何应对?
2021-01-18 15:28

相关内容

本页面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商业评论网立场。

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微信“零售君”(lingshoujun2018)或“商评小微”(xmi8607)。